环境监管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基于威慑效应的实证研究
原标题: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Corporate ESG Performance Empirical Studies Based on Deterrent Effects
5 分
关键词
摘要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国内外各个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现实情况是环境绩效并不令人满意,市场机制无法很好地解决企业与社会之间利益冲突的问题。基于犯罪经济学中的威慑理论,本文从同业影响的角度分析了环境监管的内部机制,并实证研究了环境处罚对目标公司ESG评分的影响。通过分析2009年至2022年间上市的重污染企业样本及其环境处罚数据,实证结果表明,当观察到环境处罚时,目标公司会提高其ESG综合评分,即环境监管通过同业影响路径具有威慑效果。此外,行业竞争强度、媒体关注度和高管薪酬等因素对环境监管的威慑效果有影响,具体表现为行业竞争强度越强、媒体关注度越高、高管薪酬越高,同业企业的威慑效果越强。研究结论指出,当政府对不合规企业实施环境处罚时,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处罚的典型性和严厉性来提高环境监管的威慑效果,同时发挥舆论监督和行业竞争的作用。
AI理解论文
该文档主要探讨了环境监管对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表现的威慑效应,并分析了影响这种威慑效应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研究背景设定在2009年至2022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重污染企业的环境处罚事件。以下是对该文档的详细总结:
研究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受到广泛关注,但实际指标的改善速度较慢。当市场机制无法平衡企业与社会利益时,环境监管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企业ESG评分,探讨环境处罚对目标企业的威慑效应,并研究同行影响是否是环境监管发挥威慑效应的重要途径。
研究设计
数据与变量
- 数据来源:环境处罚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ESG评分数据基于华智指数。
- 样本筛选:排除金融行业、ST和*ST样本、变量缺失值和数据异常样本,最终获得25,008个企业/年观察值。
- 变量选择:
- ESG综合评分:由上海中证指数信息服务公司提供,系统评估A股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 上下游企业是否受到环境处罚:如果上市公司的供应商或客户在某年因环境保护受到处罚,则赋值为1,否则为0。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利用微观数据分析环境处罚对目标企业ESG评分的影响。研究通过构建“上游供应商-目标企业-下游客户-年度数据集”来分析企业间的关联性。
研究结果
- 环境监管的威慑效应:验证了环境监管可以通过同行影响路径发挥威慑效应,显著影响目标企业的ESG综合评分。
- 企业决策的影响:环境监管通过影响企业决策,改善其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的ESG表现。
- 影响威慑效应的因素:
- 行业竞争强度:竞争强度越大,目标企业越有动力提高ESG评分。
- 媒体关注:媒体的关注度提高了企业对ESG的重视。
- 高管薪酬:高管薪酬越高,企业在ESG方面的投资越多。
结论与建议
- 企业建议:企业应紧跟政策导向,尤其是大企业应起到示范作用。提高高管薪酬可以激励其关注企业长期战略和ESG建设。
- 政府建议:政府应增加环境监管的披露概率和处罚力度,以发挥威慑作用。同时,利用媒体报道的作用,加强对企业环境表现的监督。
术语解释
- ESG评分:衡量企业在环境(E)、社会(S)和公司治理(G)方面表现的综合指标。
- 威慑效应:通过对某些企业的处罚,影响其他企业的行为,使其遵守环境法规。
- 同行影响:企业在决策时受到其同行行为和表现的影响。
研究贡献
本文从企业ESG评分的角度探讨了环境处罚的经济后果,为政府利用行政手段进行环境监管和治理提供了参考依据。通过分析上下游企业的环境处罚对目标企业的影响,揭示了企业间的关联性和威慑效应的传导路径。
综上所述,该文档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环境监管对企业ESG表现的威慑效应,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企业和政府在环境治理方面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Chat Paper
当前问答基于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