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新材料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应用
5 分
关键词
摘要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绿色和可再生的新能源。为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问题,中国政府制定了碳中和和碳排放峰值的战略目标。稀土元素作为功能修饰剂在新能源产业的各个阶段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分析了稀土元素及其功能材料在风电、水电、储能和催化等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文章介绍了中国稀土集团在稀土永磁体、催化、储氢、超导体和电池等相关研究方向上的布局和进展,强调了这些研究与新能源的密切关联。稀土新材料的创新研发预计将加速绿色和可再生新能源的生产转化效率,提升存储和传输效率,并服务于新能源终端设备。这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革命,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的实现。展望未来,我们将齐心协力,将稀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战略和技术优势。这将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重大项目,支持创建绿色、低碳、智能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AI理解论文
该文档主要探讨了稀土新材料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应用,并分析了其在绿色可再生能源革命中的关键作用。以下是对文档的详细总结:
1. 稀土元素与新能源的关系
稀土元素在低碳和清洁新能源技术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文档指出,在新能源的各个环节中,稀土元素及其功能材料都扮演着关键角色:
- 新能源产生端:风电、水电、太阳能、制氢等行业需要稀土永磁、发光和催化材料,这些材料的制备需要Nd、Dy、Tb等稀土元素。
- 能源存储端:电池、储氢等行业需要稀土永磁和合金材料,La、Ce等稀土元素是这些材料研发的基础。
- 新能源传输与转换端:智能电网、电机等行业需要稀土晶体、超导、催化等材料,Sc、Y、Lu等稀土元素是这些材料制备的关键。
- 新能源利用终端:汽车、显示和电子产品等领域需要稀土永磁、发光和晶体材料,Nd、Dy、Pr、Er、Ho等稀土元素是这些材料的组成部分。
2. 稀土功能材料的研发
文档强调,稀土功能材料的研发是实现绿色可再生新能源革命的关键。稀土新材料的研发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稀土永磁材料:文档指出,突破现有永磁理论极限磁能积,催生第四代稀土永磁材料是未来发展的目标。这需要解决4f电子与3d电子间的量子交换相互作用机制、高各向异性场与高饱和磁矩双相间剩磁增强效应的量子耦合机制等科学技术问题。
- 稀土固态储氢材料:稀土储氢材料在氢能全产业链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氢能源汽车、移动能源存储和军事领域。文档指出,稀土储氢材料需要具备高储氢容量、快速吸/放氢速率、良好的循环性、环境适应性和安全性等要求。
- 稀土固态电解质电池:稀土固态电解质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被视为下一代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有力候选。文档建议科研人员从低成本、可控性好和可规模化的高效湿化学制备方法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
3. 稀土新材料的应用与挑战
文档详细分析了稀土新材料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应用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稀土永磁材料和储氢材料是关键组件,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出货量将超过1000万台,对稀土材料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 在催化领域,国外公司对稀土催化材料具有专利垄断,中国在这方面与国外技术及产业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 在储能领域,中国在常规民用电池和工业电池方面已能满足国内需求,但在高端稀土储氢材料的产业化方面仍需努力。
4. 结论与展望
文档最后总结道,稀土功能新材料的创新研发将加速绿色可再生新能源的生产转换效率,提升存储与传输效能,服务新能源终端设备,推进新能源革命,助力国家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绿色能源动力系统的研发是一个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的过程,需要解决多尺度、多物理场耦合的复杂问题。
专业术语解释
- 稀土元素: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57至71的镧系元素和钪、钇共十七种金属元素。
- 永磁材料:一种能够在外部磁场消失后仍保持磁性的材料。
- 固态储氢材料:一种通过化学或物理方式在固态中储存氢气的材料。
- 固态电解质电池:一种使用固态电解质而非液态电解质的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通过对稀土新材料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文档为实现绿色可再生能源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发展方向。
Chat Paper
当前问答基于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