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件
  • 知识库

印度芒果叶辅助生物合成与表征银纳米颗粒及其对植物病原体黑曲霉的抗真菌活性。

原标题:Mangifera indica L. leaf assisted bio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antifungal activity against plant pathogen Aspergillus niger Tiegh.

Afsah MumtazShakil Ahme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and Experimental Biology (2024)

|

5

关键词

Antifungal activity
Leaf extract
Mango cultivars
Nanoparticles
Percent inhibition
Silver nanoparticles
Mangifera indica
Aspergillus niger
Bio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摘要

银纳米颗粒的生物合成是纳米技术中一个新兴领域。根据其在制药、纺织工业和医学领域的用途,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来制备银纳米颗粒。银纳米颗粒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是其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抗真菌活性。在这项研究中,使用不同品种的芒果(Mangifera indica L.)叶提取物合成银纳米颗粒,这是一种成本效益高且环保的方法。研究中使用的品种包括Fajri、Malta、Sinduri、Sufaid Chaunsa和Langra。芒果叶的水提取物作为银纳米颗粒的还原和稳定剂。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确认了银纳米颗粒的形成,其中观察到了448-454 nm范围内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峰。还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显示了3738 cm-1到432 cm-1之间的波段,确认了不同化学基团的存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进一步表征了银纳米颗粒,显示纳米颗粒的尺寸在12-235 nm范围内。表征后,评估了生物合成银纳米颗粒的抗真菌活性。结果表明,所有品种在100 mg/L浓度下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效果,但观察到由Fajri品种叶提取物制备的银纳米颗粒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表现出更强的抑制效果,抑制率为79.8%。

AI理解论文

图片加载中
预览
图片加载中
预览
图片加载中
预览
图片加载中
预览
图片加载中
预览
图片加载中
预览
图片加载中
预览

该文档是一篇关于银纳米颗粒的生物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应用与实验生物学杂志》上。研究由Afsah Mumtaz和Shakil Ahmed进行,主要探讨了利用芒果(Mangifera indica L.)叶提取物合成银纳米颗粒(AgNPs)的过程及其对植物病原真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抑制效果。

引言

论文首先介绍了纳米科学作为一项快速发展的技术,涉及纳米尺度颗粒(1-100 nm)的研究,这些颗粒能够在细胞水平上调控合成材料与生物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银纳米颗粒因其在制药、纺织和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尤其是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抗真菌活性。

方法

研究采用了一种环保且成本效益高的方法,通过不同品种的芒果叶提取物合成银纳米颗粒。所用的芒果品种包括Fajri、Malta、Sinduri、Sufaid Chaunsa和Langra。叶提取物在此过程中充当还原剂和稳定剂。银纳米颗粒的形成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 spectroscopy)**确认,观察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峰在448-454 nm范围内。

结果

  1. 银纳米颗粒的表征

    • 紫外-可见光谱:不同芒果品种的叶提取物合成的银纳米颗粒在不同波长下显示不同的光谱。Fajri和Malta品种在448 nm处显示光谱峰,而Sinduri在452 nm处,Sufaid Chaunsa和Langra分别在454 nm和446 nm处。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显示了与银纳米颗粒结合的不同化学基团。Fajri品种的叶提取物合成的AgNPs在3738 cm-1和3415 cm-1处显示O-H基团的存在。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了纳米颗粒的形态,尺寸范围在12-235 nm之间。不同品种的纳米颗粒形状各异,如Sinduri品种的颗粒为球形,而Sufaid Chaunsa为六边形。
  2. 抗真菌活性

    • 研究评估了不同浓度(20, 40, 60, 80和100 mg/L)的银纳米颗粒对黑曲霉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所有品种在100 mg/L浓度下均表现出较高的抑制效果。
    • Fajri品种的银纳米颗粒在100 mg/L浓度下对黑曲霉的抑制率最高,达到79.8%。

讨论

研究表明,利用芒果叶提取物合成银纳米颗粒是一种有效的生物合成方法,具有显著的抗真菌活性。该方法不仅环保,而且成本低廉,为银纳米颗粒在农业和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结论

论文总结了芒果叶提取物在银纳米颗粒合成中的潜力,特别是在抗真菌应用中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基于植物的纳米材料提供了基础,并强调了不同芒果品种在纳米颗粒合成中的作用差异。

专业术语解释

  • 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指尺寸在1-100纳米范围内的颗粒,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是金属纳米颗粒在特定波长下吸收光的现象,常用于确认纳米颗粒的形成。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一种用于识别化合物中化学基团的分析技术。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一种用于观察样品表面形态的显微技术。

通过这项研究,作者展示了芒果叶提取物在绿色纳米技术中的应用潜力,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Chat Paper

当前问答基于全文

转入私有库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