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退磁Nd-Fe-B永磁体在再利用应用中的磁性能和防腐涂层稳定性
原标题:Magnetic Performance and Anticorrosion Coating Stability of Thermally Demagnetized Nd-Fe-B Permanent Magnets for Reuse Applications
5 分
关键词
摘要
钕铁硼型永磁体,按重量计算约含30%的关键稀土元素,是可再生能源系统(如风力涡轮机、水力发电机)和电动汽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于消费电子产品和电动机(如节能空调和家用电器)也至关重要。为了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从报废设备中直接再利用磁体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替代方案,可以替代基于湿法和火法冶金工艺的高能耗和高成本的回收方法,以及通过氢处理的现代短循环回收。然而,钕铁硼磁体在从设备中提取之前必须进行退磁。本研究探讨了在空气或真空中进行的热退磁对防腐涂层稳定性和再磁化磁体磁性能的影响。通过腐蚀测试评估了各种涂层与热退磁的兼容性,确定了最适合未来涉及磁体再利用应用的涂层。
AI理解论文







该文档主要探讨了不同涂层对Nd-Fe-B磁体在热退磁过程中的影响,特别关注锌(Zn)、镍/铜/镍(Ni/Cu/Ni)和环氧树脂涂层的表现。研究的核心在于分析这些涂层在热处理后对磁体的微观结构、磁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研究背景与目的
Nd-Fe-B磁体因其优异的磁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然而,这些磁体在高温环境下容易退磁,导致性能下降。为了提高其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通常会在磁体表面施加保护性涂层。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涂层在热退磁过程中的表现,并探讨其对磁体微观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方法与实验设计
研究中使用了三种不同涂层的Nd-Fe-B磁体:锌涂层、镍/铜/镍涂层和环氧树脂涂层。实验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热退磁实验:将磁体分别在空气和真空中加热至380°C,保持30分钟,以模拟高温环境对磁体的影响。
-
微观结构分析: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G-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分析磁体的微观结构变化,特别是涂层的完整性和元素分布。
-
磁性能测量:通过测量磁体的第二象限退磁曲线,评估热处理前后磁体的矫顽力和剩磁。
-
耐腐蚀性测试:根据ISO 9227标准进行盐雾测试,评估涂层在腐蚀环境中的保护效果。
主要发现与结果
-
锌涂层的表现:
- 在真空中热退磁后,锌涂层出现严重损坏,表现为涂层的升华和Zn沿晶界的扩散。这导致了磁体微观结构的改变,如晶界相的形成和Zn富集相的出现。
- 矫顽力下降约3%,主要归因于微观结构的损坏和磁体表面区域的磁性减弱。
-
镍/铜/镍涂层的表现:
- 在热退磁后,镍/铜/镍涂层保持完整,未观察到明显的结构损坏。其磁性能未受到不可逆的影响,显示出良好的热稳定性。
-
环氧树脂涂层的表现:
- 在真空中热退磁后,环氧树脂涂层的厚度显著减少,从约15微米减至5微米。这种收缩归因于环氧树脂的热解,即树脂的部分分解和挥发性添加剂的逸出。
- 尽管涂层变薄,但在腐蚀测试中表现良好,表面保持光滑,显示出一定的耐腐蚀性。
结论与贡献
本研究揭示了不同涂层在高温环境下对Nd-Fe-B磁体的保护效果。锌涂层在真空中表现不佳,容易损坏并影响磁性能;而镍/铜/镍涂层和环氧树脂涂层在热退磁后仍能提供有效的保护。这些发现为选择适当的涂层材料以提高Nd-Fe-B磁体的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专业术语解释
- 矫顽力:指磁体抵抗外部磁场而保持其磁化状态的能力。
- 热退磁:指磁体在高温下失去磁性的过程。
- 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一种用于确定材料元素组成的分析技术。
-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G-SEM):一种高分辨率显微镜,用于观察材料的表面结构。
通过本研究,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涂层在高温条件下的表现,为未来的材料选择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Chat Paper
当前问答基于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