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件
  • 知识库

肾小管病蛋白GLIS2/NPHP7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DNA损伤反应中是必需的。

原标题:The nephronophthisis protein GLIS2/NPHP7 is required for the DNA damage response in kidney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Lena K. EbertLukas SchloesserLaura E. FrechM. JainC. DafingerM. LiebauThomas BenzingBernhard SchermerGisela G. Slaats

bioRxiv (2025)

|

5

关键词

质谱
蛋白质组学
小鼠模型
肾脏
基因编辑
蛋白质分析
数据分析
生物标记
实验设计
统计分析

摘要

肾单位发育不良(Nephronophthisis, NPH)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囊性肾病,是儿童和青少年终末期肾衰竭的最常见遗传原因。NPH是由超过20个NPHP基因的基因变异引起的。虽然几乎所有NPHP基因都编码纤毛蛋白,将NPH归类为肾纤毛病,但也有证据表明受损的DNA损伤响应(DDR)在病理上起着作用。在这里,我们通过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编辑(Glis2Y122X),展示了一种新的Nphp7/Glis2缺失小鼠模型,该模型具有早期终止密码子。纯合子小鼠在较大年龄时出现显著纤维化的囊性肾病。令人感兴趣的是,这些动物的肾脏在早期就显示出DNA损伤(DD)的积累,即使在肾功能受损之前。GLIS2的互作组分析显示GLIS2蛋白复合物中含有一系列与DDR相关的蛋白。与体内数据一致,肾上皮细胞中的Glis2敲减导致DNA损伤增加。此外,支持GLIS2在DDR中的作用,我们证明了GLIS2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于细胞的染色质部分,当受到紫外线诱导的DD时这一比例进一步增加。活细胞成像显示,GFP标记的GLIS2迅速募集到激光诱导的DD位点,这一反应在Glis2Y122X和类似于已知患者突变的Glis2变体中减弱。总体而言,我们的数据提供了GLIS2直接参与DNA损伤响应的有力证据,突出了基因组稳定性丧失作为导致肾纤毛病发病机理的重要因素。作者总结:肾单位发育不良(NPH)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肾病,以囊肿形成、纤维化和年轻时肾功能衰竭为特征。它通常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这些基因对于纤毛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纤毛是类似天线的小型感觉细胞突起。然而,新出现的证据表明,基因组不稳定性和受损的DNA修复也可能促成NPH。因此,在某些情况下,纤毛病可能是由核蛋白的缺陷而非纤毛蛋白引起的。为调查这一点,我们使用基因组编辑工具生成了一个具有缺陷的NPHP7/Glis2基因的小鼠模型。编码的蛋白GLIS2被描述为存在于纤毛和细胞核中,但其详细功能仍不清楚。随着这些小鼠的年龄增长,它们显示出DNA损伤的迹象,并在晚些时候发展为囊性纤维性肾病。我们一致证明GLIS2蛋白与关键的DNA修复蛋白相互作用,并迅速募集到DNA损伤和修复的位点。因此,DNA损伤修复效率低下似乎促成了该小鼠模型中的肾病。这些发现强调了基因组稳定性在预防肾病中的关键作用,为NPH的潜在病因提供了新的见解。

AI理解论文

该文档主要研究了GLIS2蛋白在DNA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GLIS2是一种Krüppel样锌指蛋白,已知在肾脏功能和发育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表明,GLIS2的缺失会导致人类和小鼠的肾小管发育不良(nephronophthisis),这是一种与纤毛功能障碍相关的疾病。

实验方法

  1. 蛋白质组学分析:研究使用了质谱分析(MS)来识别GLIS2的相互作用蛋白。样品通过免疫沉淀法富集,使用抗FLAG抗体结合的琼脂糖珠捕获GLIS2。随后,样品经过超速离心、还原和烷基化处理,并通过**纳米液相色谱-质谱/质谱(nLC-MS/MS)**进行分析。质谱数据通过Maxquant软件处理,使用Perseus进行后续分析。

  2. 细胞培养与处理:研究中使用了小鼠内髓集合管细胞(mIMCD3)和HEK 293T细胞。细胞在特定培养基中培养,并在实验中通过激光辐照诱导DNA损伤,以观察GLIS2的动态分布。

  3. 组织学分析:小鼠肾脏组织在不同时间点收集,固定后进行石蜡包埋和切片。使用PAS染色TUNEL染色分析组织形态和细胞凋亡情况。

  4. qPCR分析:提取肾脏组织的总RNA,逆转录生成cDNA,使用SYBR Green qPCR混合物进行定量PCR分析,以评估基因表达水平。

研究结果

  • GLIS2在DNA损伤中的定位:通过激光辐照实验,研究发现GLIS2在DNA损伤后迅速重新分布到损伤位点。这表明GLIS2可能在DNA损伤修复中发挥作用。

  •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通过质谱分析,识别了GLIS2的多个相互作用蛋白,特别是与PARP1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可能揭示GLIS2在细胞应激反应中的功能。

  • 组织学观察:在GLIS2缺失的小鼠中,观察到肾脏组织的显著病理变化,包括纤维化和细胞凋亡增加。这与GLIS2在维持正常肾脏功能中的重要性相一致。

结论

该研究揭示了GLIS2在DNA损伤反应中的新功能,并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扩展了对其相互作用网络的理解。GLIS2的缺失导致肾脏病理变化,强调了其在肾脏健康中的关键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GLIS2在细胞应激反应和疾病中的潜在治疗靶点提供了基础。

专业术语解释

  • 质谱分析(MS):一种用于测定分子质量的技术,广泛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
  • 免疫沉淀:一种用于从复杂混合物中分离特定蛋白质的技术,利用抗体与目标蛋白结合。
  • 纳米液相色谱(nLC):一种高效分离蛋白质或肽段的技术,常与质谱联用。
  • TUNEL染色:一种检测细胞凋亡的技术,通过标记DNA断裂末端来识别凋亡细胞。
  • qPCR: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用于测量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

通过这些方法和分析,研究为GLIS2在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其在肾脏疾病中的潜在应用奠定了基础。

Chat Paper

当前问答基于全文

转入私有库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