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14国产AI大模型备案获批,更多垂直厂商入局 | 最前线

又有14国产AI大模型备案获批,更多垂直厂商入局 | 最前线

flash

2024-01-27 11:04:10

36氪

1738

0

1月26日,36氪获悉,国内新一批通过大模型备案审批的企业名单正式出炉。

据钛媒体消息,本次获得AI大模型及产品备案审批的企业共13家,共计14款模型。本次除了AI厂商外,也有不少垂直领域的企业获得审批;


  • AI厂商:第四范式、零一万物、衔远科技-品商大模型、衔远科技-摹小仙大模型、识因智能
  • 其他垂直领域厂商:小米、智联招聘、Boss直聘、脉脉、什么值得买、步刻科技、新壹科技、创思远达、掌阅


当前,第四范式、衔远科技和新壹科技、什么值得买度已经通过官方渠道发布获批的消息,并向公众提供相应服务。而值得注意的是,衔远科技旗下有两个大模型获批,分别是品商大模型和摹小仙大模型。36氪向小米、零一万物等厂商求证以上消息,以上厂商暂无回复。

从去年大模型浪潮掀起以来,国内的相关监管政策已经快速落地。目前对生成式AI实行监管的正式法规主要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于2023年8月正式施行。

简单而言,如果现在需要开发面向大众的生成式AI大模型、应用等,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安全评估,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履行算法备案和变更、注销备案手续,才能正式上线提供服务。

从2023年8月第一批企业和机构算起,本次公布已是第四批的企业名单,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批复节奏。36氪据公开网络上的消息,做了以下整理和统计:

又有14国产AI大模型备案获批,更多垂直厂商入局 | 最前线© 由 36氪 提供

智能涌现制图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当前申请备案的企业,已经从以大厂、AI厂商、AI研究机构为主,快速覆盖到了各个垂直行业,希望将生成式AI结合现有业务的厂商。从行业来看,包括电商零售、社交、招聘等细分赛道的公司较为活跃。

比如,什么值得买就推出了一个“AI问答机器人”的新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和机器人的交互,提供品牌、商品信息相关的信息。

除了大模型之外,获批的机构还需要对设计生成式AI技术的算法模型进行备案。

去年6月网信办公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同样也是针对生成式AI进行管理的重要规定。提供相关服务的机构需要按照相关流程继续申请和备案。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就在1月8日,第三批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名单刚刚公布,本次共计110款算法获批。

(实习生王怡宁对本文亦有贡献)

转载自: https://www.msn.cn/zh-cn/news/other/%E5%8F%88%E6%9C%8914%E5%9B%BD%E4%BA%A7ai%E5%A4%A7%E6%A8%A1%E5%9E%8B%E5%A4%87%E6%A1%88%E8%8E%B7%E6%89%B9-%E6%9B%B4%E5%A4%9A%E5%9E%82%E7%9B%B4%E5%8E%82%E5%95%86%E5%85%A5%E5%B1%80-%E6%9C%80%E5%89%8D%E7%BA%BF/ar-BB1hixkv

试试,新一代AI效率神器 @ 海鲸AI

在线使用